现货库存,2小时发货,提供寄样和解决方案
热搜关键词: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用户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自动化水平。然而,这些设备的激增也带来了额外的能耗问题。特别是在网关和路由器等用户端设备(CPE)方面,这些设备通常始终处于在线状态,即使在没有网络活动时也会全功率运行,导致能源浪费。芯科科技(Silicon Labs)推出了一种新型低功耗网状网络技术,旨在显著降低CPE的能耗,同时改善智能家居用户体验。如需采购芯科科技(Silicon Labs)芯片、申请样片测试、BOM配单等需求,请加客服微信:13310830171。
智能恒温器、照明、安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隐性的能源成本。CPE设备作为联网家庭的核心支柱,通常始终处于在线状态,确保关键应用如安防摄像头、恒温器或检漏仪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然而,即使在夜间或用户休假期间,CPE也会全功率运行,导致能源浪费。这种始终在线的CPE能源成本往往被用户忽视,但其长期累积的能耗不容小觑。
芯科科技利用Matter和Thread等新协议,掀起了一场网关能效革命。通过这项技术,CPE可以在闲置期进入睡眠状态,并在必要时立即唤醒。用户不仅能够实现无缝体验,还能显著降低能耗。网状连接使得物联网设备在需要连接时自动触发唤醒,从而在保证功能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智能唤醒触发功能是这项技术的核心。CPE可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将功耗降至最低,同时能够在检测到智能家居活动时立即唤醒。例如,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移动或用户开启智能锁时,CPE会立即恢复全连通性。这种无缝切换确保了用户能够充分享受智能家居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成本。
芯科科技的低功耗网状网络技术充分利用了Matter和Thread协议的触发唤醒功能。支持Matter或Thread的设备(如智能恒温器或安全传感器)可以发送信号唤醒CPE,使其从睡眠模式中苏醒。这样可以确保即使CPE处于节能状态,也能立即对关键事件做出响应,用户不必担心延迟或功能丧失。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安全系统和能源管理等应用。安全摄像头或运动传感器可以在最低功耗状态下保持网络连接,只有检测到活动时才会唤醒CPE。同样,智能恒温器等环境控制功能可以在需要调节温度时唤醒CPE,既保障了舒适的家庭环境,又避免了能源浪费。
到了晚上,大多数家庭几乎停止活动,智能灯、安全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通常处于备用模式。传统的始终在线CPE即使在网络几乎没有任何通信时也会全功率运行。采用芯科科技低功耗网状网络技术后,CPE可以在闲置期间进入睡眠模式,只有当运动传感器检测到活动或用户与系统进行交互时才会唤醒。这可以大幅降低功耗,同时确保基本功能(如安全功能)保持运行。
传统CPE:整夜运行可能会消耗10-15瓦电量。
采用睡眠模式的CPE:功耗可能低于1瓦,低活跃度期间可使功耗降低90%以上。
在假期或长时间外出期间,智能家居设备(如灯和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率会大大降低。然而,CPE仍会全功率运行,消耗电量。芯科科技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家中无人居住时将CPE设置为休眠模式,只有当发生关键事件(如启用Thread的安全传感器发出警报或启用Matter的恒温器进行远程温度调节)时才会唤醒。这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同时保证住宅安全并提高灵敏度。
未采用芯科科技技术:房屋空置期间CPE每天可能会消耗50-75瓦电量。
采用睡眠模式:能耗降至10-15瓦,度假期间可节省高达80%的能源成本。
非主要居所或度假屋通常配备联网设备,如安全系统或环境监测器,这些设备长期处于备用状态。传统的CPE会全天候运行,确保这些系统保持通信。芯科科技的技术允许非主要居所的CPE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同时通过Matter或Thread保持网络连接。智能锁或环境传感器等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唤醒CPE,但在此之前,CPE需保持最低功耗。
未提供睡眠模式:即使房屋空置,CPE每天也会消耗100-150瓦电量。
采用芯科科技技术:功耗可降低至20-25瓦,长期能耗降低80-85%。
即将出台的欧盟生态设计条例2023/826对包括CPE在内的电子设备能耗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该条例对连接设备的关机和备用功耗做出了严格限制,要求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寻找保持设备运行并降低能耗的解决方案。芯科科技的CPE睡眠模式技术完全符合这些新标准,服务提供商可以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提供节能智能家居解决方案。CPE将在非使用期间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同时仍然可以通过Matter或Thread保持唤醒功能,确保服务提供商满足消费者期望和监管要求。
芯科科技的低功耗网状网络技术支持CPE利用Matter或Thread触发器进入睡眠和唤醒模式,开创了突破性的智能家居能源管理方法。通过降低功耗并改善用户体验,这项技术帮助业主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同时保持智能家居的响应灵敏度。面对日益严格的能效压力,这项技术为消费者和监管机构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更智能、更节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