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库存,2小时发货,提供寄样和解决方案
热搜关键词:
智能家居行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生态割裂的困境。各种智能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性,导致跨品类联动困难重重,而品牌生态间的技术壁垒更是加剧了市场的碎片化。这种兼容性问题不仅让消费者在选择不同协议的智能单品时陷入困境,还形成了“智能家居尚未成熟”的刻板印象。
然而,随着Matter协议的发布,智能家居行业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这一基于IP架构的应用层协议正在逐步弥合生态割裂现象和品牌生态之间的隔阂。全球主流厂商纷纷接入这一开放性标准,消费者通过单一入口实现全屋智能设备协同控制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据行业研究机构ABI Research预测,从2022年到2030年,将累计出货55亿台Matter设备。到2030年,Matter认证产品的年出货量将超过15亿台。ABI Research认为,Matter协议是智能家居领域首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开放性标准协议。
Matter协议基于IP架构,仅定义应用层标准,主要依赖支持IPv6的网络层和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在此架构下,Matter底层网络能够完美兼容Wi-Fi(高带宽)、Thread(低功耗网状网络)和以太网等IP协议,并可通过Matter Bridge桥接Zigbee、Z-WAVE和蓝牙等非IP协议。
在Matter协议的强大生态兼容力下,Amazon Alexa、Apple HomeKit、Google Home、Samsung SmartThings等不同生态平台之间,以及智能灯具、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和摄像头等不同品类设备之间的通信壁垒已被完全打通。消费者现在可以通过一种“通用语言(Matter)”,统一调控通过Matter认证的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一个完美融合的家居生态。
Matter的目标是简化制造商的开发流程,提升设备兼容性,为智能家居打造安全、可靠且无缝连接的通信环境。在智能家居生态中,Matter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协调着不同厂家的设备,让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协同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当Matter技术成功搭建起设备间“无缝交互”的网络骨架时,如何将各种家居设备完美接入网络中就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这需要底层Matter模块在通信性能、功耗控制与功能集成等维度上通过设计实现。
例如,华普微自主研发的HM-MT2401模块就是一款基于2.4GHz频段、专为Matter over Thread设计的无线通信模块。它内部搭载了一颗高性能、高集成的射频处理芯片,芯片内嵌低功耗32位ARM® Cortex®-M33处理器核心,配备1536kB Flash和256kB RAM,以及丰富的外设资源。
通过简单的接口设计,将HM-MT2401集成到智能家居终端设备中,即可将原有终端设备升级为满足Matter标准规范的Matter设备。对于智能家居设备的开发者而言,工程师在硬件层面上直接选择采用HM-MT2401模块集成至各种家居设备中,不仅可以节省硬件开发投入,还可通过CSA联盟规定的认证转移计划(CTP)快速获得Matter认证,最多可提升70%的研发速度。
Matter协议的出现为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它不仅打破了品牌和设备之间的隔阂,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智能家居体验。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Matter协议,智能家居的未来将更加光明。